友情链接
订单跟踪
网站使用声明
ENGLISH
公司新闻
|
行业动态
公司介绍
|
组织机构
|
企业文化
|
厂容厂貌
|
公司荣誉
多肽产品
|
化药APIs
|
客户肽委托合成
|
技术支持
创新药物研发中心
|
科研领域
|
研发模式
QA & QC
|
EHS体系
人才战略
|
岗位信息
|
在线应聘
联系方式
|
资料下载区
新闻动态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新闻搜索:
内容
新闻
产品
【重磅】提前剧透!CFDA最新药品注册动向和要求
新闻来源:诺泰制药 发布时间:2015-4-9
2015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
会议精神
一、药品注册工作思路:
(一)鼓励创新研制,完善特殊审评审批。
——完善特殊审评审批品种的遴选原则和工作。
——
实行上市许可人制度。
——
允许境外未上市新药经批准后在境内同步开展临床试验。
——鼓励国内临床试验机构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,符合要求的试验数据可在进口注册申报中使用。
(二)遏制重复建设,严格仿制审评:
——“限流”:
一是加强受理关,
把低水平重复品种堵在审评之前。
二是严格仿制药审评审批,对于研究不足,无法支持其有效性、安全性、质量可控性以及一致性评价的,不予批准,
且不再要求企业补充资料。
三是
对于2007年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分期分批实施一致性评价
。
四是完善药品再注册制度。
——“疏通”:
一是调整仿制药审评策略,支持有临床价值的仿制药研发。对临床急需、影响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、首仿、国内外同步注册等加快审评。
二是简化仿制药审批程序,
将“两报两批”改为“一报一批”,将生物等效性试验申请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
。
三是调整现有技术转让方式,简化程序。
(三)消化现有存量、减少未来增量。
承诺:
到2018年实现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审评审批,消化注册申请积压存量,控制申报增量
。相关措施:
——借助政府购买服务手段,请地方审评机构、高校、科研机构等技术力量参与审评。
——
提高受理质量,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
,将尚不足以支持评价的资料拦在审评大门之外。
——
改革药品注册收费政策
。
(四)合理调整事权,整合系统力量。
——取消不需要审评审批、可有可无的审评审批的注册事项。
——理顺关系、简化程序。
对于药包材、辅料,将实施与申请制剂的关联审评,不再单独审批。
——促进省局药品审评机构建设。
二、2015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:
(一)全力推进药品审批制度改革
1、《国务院关于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》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。涉及调整的政策有:创新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、创新药特殊审批制度、仿制药审批策略调整、药用辅料药包材关联审评、药品注册受理模式调整、注册收费标准提高等。
总局将做好宣贯和任务分解,分期分批研究落实。
(二)继续加强药品注册受理审查与现场核查力度
2、加强受理前的资料审核。
在药审中心起草的立卷审查标准的基础上,组织部分省局对现行受理审查标准进行整合修订
,将技术审评的部分内容和要求纳入受理审查范围,提高受理审查标准。
提高受理门槛:制定统一的注册申请规范,
扩大CTD格式在药品申报中的作用,逐步实现药品注册申请的电子提交
。
3、严格现场核查与生产现场检查。确保按程序、按时限组织样品试制、接受现场核查。今后凡未按时限上报的申报件,注册申请人和省局都要在上报的资料中详细说明情况;省局发现弄虚作假的,要依法严惩并及时报告总局。
4、加强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监督。今年拟开展不同省之间对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的交叉检查。
(三)继续完善药品审评审批机制
5、
完善药品特殊审评审批制度,调整创新药特殊审批的范围。包括临床急需的防治艾滋病、恶性肿瘤、重大传染病、罕见病等疾病的创新药品,列入重点研发计划的药品,转移到境内生产的进口创新药以及儿童用药,以及使用先进制剂技术、创新治疗手段、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创新药品等
。
6、严格仿制药审评审批。对新申报的仿制药,严格对照参比制剂开展审评审批,确保质量和疗效一致。对于进入技术审评审批程序后,原则上不再要求企业补充资料,只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。
7、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,稳步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。启动申报、受理、生产现场检查和审评等工作。
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,允许其在说明书和标签上予以标注,在临床应用、招标采购、医保报销等方面给予支持。标准起草企业的名称在国家药典中予以标注。
8、逐步建立信息发布机制。将公布限制类审批品种目录和鼓励类药品审批目录。
9、全面推进药品注册信息的公开与透明。在产品上市许可时要公布技术审评、现场检查、复核检验等技术性审评报告。
(四)做好国产药品再注册工作
10、通过再注册工作,一是规范药品上市后研究,督促申请人按照批准上市时的要求完成相关研究、履行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监测期义务等;二是掌握再注册品种的处方工艺、质量标准以及生产状态等信息。
(五)继续完善药品注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
11、研究受理工作的定位和工作内容,构建管理模式统一、受理格式统一、受理标准统一、受理平台统一的受理工作格局
12、深入研究创新药上市许可人制度
13、起草药用辅料、药包材备案管理文件,将现行单独审批改为与药品一并进行审评审批
14、制定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监督管理的有关措施。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,遵循中药监管特点,按照中医药“五种资源”新定位,有序放开、严格准入、明确要求、加强监管。
15、力争出台《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》,起草《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管理指南》。
上一篇:
如何进行注册生产现场检查的准备?(完整解释)
下一篇:
FDA2014财年483缺陷排行榜前十项!!!
<< 返回
Top1
诺泰制药产品目录
多肽产品
请选择
谷胱甘肽
阿托西班
比伐卢定
依替巴肽
胸腺肽α1
醋酸兰瑞肽
戈舍瑞林
特利加压素
化药APIs
请选择
阿戈美拉汀
盐酸决奈达隆
恩替卡韦
客户肽定制合成
请选择
报价表
在线定制咨询
订单跟踪
搜索:
版权信息:
©
2010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
苏ICP备15060819号
技术支持:
蒙特信息
·专业构筑品质网站
杭州网站建设
由蒙特信息提供
杭州网站改版
由蒙特信息提供
企业网站建设
由蒙特信息提供
杭州网站制作
由蒙特信息提供
杭州网站设计
由蒙特信息提供
专业网站建设
由蒙特信息提供
网站托管
由杭州汉博提供
网站维保
由杭州汉博提供
网站安全
由杭州汉博提供
虚拟主机
由杭州汉博提供
杭州汉博
提供网站备案
最新更新时间:2019年1月18日